從聖多諾黑街(Rue Saint-Honoré)的日本區開始,行過皇家路(Rue Royale),望向右手邊的瑪德蓮教堂,繼續往聖多諾黑區街(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那已歇業的香水博物館前行。
短短的兩公里街道區段裡,便可以滿足所有對於時裝與珠寶品牌的渴望。若說喜愛購物的觀光客,會選擇了香榭麗舍大道;那有品味的旅人,將會把時間投資在聖多諾黑街。
#皇室光輝所及之處
自中世紀起便存在的聖多諾黑街區,充滿了名流貴族與資本大腕們。為了能夠貼近皇家生活、向法國王室更加靠攏,而促成發展的古老街區。
(Photo Credit by @ hermes)
除了政治光圈,它的歷史也與時尚緊扣,1837年Hermès於24號建立總店, 1854年Louis Vuitton在附近的史考伯街(rue Scribe)創立品牌,1890年Lavin在Hermès對面的29號成立總店。香奈兒女士也於1920年居住過此街29號,並將總店設立在附近的康朋街(rue Cambon)。其右有被譽為「歐洲珠寶箱」的凡登廣場,杜勒麗花園位其左。這樣的優勢與地位,讓擁有聖多諾黑街的地址成為了抬高各品牌在時尚圈地位的重要推手。
#太陽王的決定與香水
自凱薩琳皇后於1533年將義大利的香水風潮帶進法國宮廷後,使用香水已經成為了法國貴族禮儀的一部分。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對於香水的熱衷,體現在他本人每天要求使用不同的香氣。並要求要求凡爾賽宮各處都必須要有香氣,甚至在派對時直接將香水倒入噴泉中。
#不是刻意優雅,而是從心自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到了香水的黃金年代;不再是以往20年代初期的女性,選擇使用花束清香來演繹浪漫的精緻典範。隨著時代的演進,對於眼界的拓展,自由和獨立的風氣逐漸反映在香調的表現。法國女人總能夠在多變輾轉的時代趨勢裡,找出自我定義的風格信仰。她可以在夜裡,僅穿上醛花香氣就伴著月光入睡;也會在肌膚撲上蓬鬆香粉,用絲滑細緻來取悅自己;更能夠自信從容的現身,在街上留下香跡。
#聖多諾黑街的轉折與釋放
傳奇的Colette,一個將展演概念性發展到極致的選物店已於 2017年熄燈。這是潮流香氛品牌BYREDO誕生的初舞台,也是LE LABO ANOTHER 13曾經的唯一產地。但這樣令人遺憾的結果,並沒有阻礙的香氛於聖多諾黑街綻放。擁有全世界第一個飯店專屬香氣的Hotel Costes,早在2004年就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東方迷幻感。打造出時裝週永遠爆滿的這間飯店,該有的朦朧與距離感。2013年無中生有的Ex Nihilo,選擇了Goyard總店旁的352號。讓古老的街區,加入了新法式的前衛明亮。以科技工藝為強調的香水品牌,不再刻意追求珍貴稀有的吹捧。對我來說,就像是將香水以分子料理的方式組合呈現。
Diptyque位於Colette舊址斜對面的店舖,除了藝術家親筆的牆飾與品牌獨特的包裝牆,在樓中樓的樓柱還貼上的銀色磁磚,與左岸總店來自六零年代的DISCO金屬光澤相呼應。逛遍各家品牌開設的旗艦或香氛專門店後,匯集調香師夢想的香水選物店Nose與Parfums Jovoy也皆在不遠處。若是想要更加的瞭解香水的歷史與故事,也可以拜訪來自南法的Fragonard於巴黎設立的博物館。
#聖多諾黑街的氣味與作坊
Josh HUNG 洪誌遠
畢業於法國國際香水、化妝品暨香料學院(ISIPCA) - 歐洲香水及化妝品碩士,後於上海的法國曼氏香精香料擔任評香師訓練生。返台後希望將專業香氛的更多可能帶入亞洲市場,豐富新創品牌、餐廳及藝術展演空間的消費者體驗,從『氣味』開始建立品牌專業形象,強化訂製香氛概念。
擔任過多個知名香氛品牌的教育訓練講師,現在可以在 L'atelier de CYH 氣室 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