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選個人香氛時,你是否曾經好奇字面上描述的香調到底是什麼味道,前中後調在這些氣味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同一款香水為何會有香精、淡香精、淡香水之分?這些對香水的疑問,合在一起便是一支香水的構成,跟著 10/10 APOTHECARY 一起閱讀香氛學,認識香水的組成與類型吧!
氣味與記憶
「氣味之於記憶,是一種最強烈的存在型態。 」—— Jean Paul Guerlain
嗅覺接收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後,透過神經傳導至大腦,大腦辨識味道的過程就像是在記憶資料庫進行搜尋,這也是氣味之所以能喚起某些記憶的原因,但氣味本身卻容易被遺忘,雖然當下的感受總強烈而直接,平時卻難以透過一再回想就嗅聞到氣味,香水許多時候便是在描繪人們記憶中的味道。


靈敏的鼻子-調香師
每一支獨特的香水都有為其調配香氣的調香師,在法文中,調香師稱為 Le Nez,直譯為「鼻子」,一位專業的調香師需要辨認的味道可達上千種,不僅要擁有靈敏的鼻子,還得學習化學知識,才能從千萬種香材中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而調配出安全且符合理想的香水。


香水持香度指南
同一品牌的同款香水為何會有淡香水、淡香精、香精之分?這些香氛類型其實是依據香精的濃度來區分,由濃到淡可分為:香精→淡香精→淡香水→古龍水→清淡香水,持香程度也由長至短略有差異,持久的香氣可以持續八小時以上,最短的香氣則停留不過兩小時。


如何描述香水的香調
香水的基礎調性以直觀感受到的特色為主,使香氣能夠被大致分別與想像,如常見的花香調、木質調、綠質調等;以花香調為例,其中又可以再細分為玫瑰花香調、白花香調,並加入其他香材搭配,豐富香氣層次。


香水金字塔
香水前調、中調、後調的構成,取決於它們的揮發時間,前調是最先展現的香氣,經常為輕盈、清新的原料,如柑橘、草本香氣;中調則是香氣的主體,是在香水組成中占比最多的部分,通常選用可以提升份量感的香氣原料,如花香、果香等;後調則為香氣的基底,氣味飽滿綿長並與肌膚融合,例如琥珀、麝香等。


香氣不只是讓記憶說話,更能創造生活中的美好情境,透過區分香調、前中後調以及香水類型,讓香水的構成有更豐富的可能與想像,十分香氛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