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文化藝術之旅啟程:自由、奔放、革命,無法取代的象徵性時代

60週年文化藝術之旅啟程:自由、奔放、革命,無法取代的象徵性時代
2021年8月18日 162 view(s)

1960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關於我們印象中的 60 年代既奔放又反叛,人文、藝術、音樂、時尚等一切議題都在這個年代產生了革命與復興。

 

生活在 2021 年的我們,無一不受到 60 年代的影響,這個年代更是深遠地影響著世世代代的思維與文化。

透過訪問 La Vie 總編輯林佳育,藉由她的觀點,讓我們對於 60 年代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與了解。

 


 

Q:分享您對1960年代文化的了解或印象?

若用現今的觀點回望60年代,不難擺脫復古風潮。但若假設自己是生活在60年代的世代來說,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個大步邁向未來的新時代!

當時的社會氛圍中,有著人們對於太空的未來想像、嬉皮的自由奔放、搖滾樂的獨立宣言、時尚品牌的百花齊放,60年的風格非常鮮明,不論是時尚、設計或藝術都有極高的辨識度。

(Photo Credit:@thewarholmuseum)

 

Q:分享關於 1960 年代的當代人文藝術?

當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開始崛起,不論思想、文學、藝術與設計等多方領域開始進行思辨與突破既往,藝術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與自由化。

短暫出現於60年代的普普藝術風潮,藝術的創作主題更加生活化與具象,透過藝術的表現形式探討大眾流行文化,讓藝術成為一種新型態的溝通語言。

 

Q:您認為1960年代的人文藝術對於現代的影響是什麼?改變了世界什麼?

藝術家的創作論述可圍繞在當時的社會議題與氛圍之中,勇於突破世俗的觀點,以新的創作媒介與形式皆是當時對於未來世界的描繪。

60年代創立了一個無法被推翻或突破的經典風格,至今影響著設計與藝術的各個面向。

 

Q:推薦給讀者三位必須認識的 1960 年代人物或品牌?為什麼?

(Photo Credit:@thewarholmuseum)

 

1.    Andy Warhol安迪沃荷:

為1950∼1960年間普普藝術的代表創作者,運用大眾文化和名人肖像如濃湯罐頭、可口可樂和瑪莉蓮‧夢露、N°5香水廣告等主題進行絹印創作,使得藝術能貼近大眾生活,也同時記錄了當時的商業文化發展。

 

2.    Woody Allen伍迪艾倫: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後期時的美國新浪潮電影製片人、演員之一,他的思想與觀點至今影響許多電影圈的人。

 

(Photo Credit:@janebirkindaily)

 

3.    Jane Mallory Birkin珍·柏金:

60年代對於剛成年的珍•柏金一切充滿未知,不受傳統社會的束縛,勇於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不論她是演過70多部電影的女演員、還是唱過無數熱銷的歌手,亦或是柏金包的靈感人物,都可堪稱是這半個世紀以來的風雲人物。

 

Q:如果可以回到1960年代,您最想見到誰?最想去哪裡?

因為喜歡倫敦這座城市也喜歡The Beatles,若有機會的話,想在The Beatles於1969年1月30日最後一次公開演唱的現場,當時他們在倫敦薩維爾街3號(3 Savile Row)大樓樓頂舉辦了一場即興演唱會,而隔年推出〈Let It Be〉專輯之後,樂團也隨之解散。

   (Photo Credit:@thebeatles)

 

Q:能否用一句話形容60年代的精采?

人類因創意而自由!


 

文|La Vie雜誌副社長暨總編輯 林佳育

2003畢業於英國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空間設計系,透過空間設計探究人與空間的質量與質感,研究所時期更是專研藝術空間設計,前往歐洲各國探訪美術館與藝術之間的相關性, 2004年完成英國Kingston University空間與藝術碩士學位。2005 進入媒體產業。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