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風潮逐漸席捲世界之時,有一群默默守護工藝之美的創作者,用手、用身體帶領人們覺知生活,而筑子就是這樣的存在,創辦人楊筑鈞從包袋設計走向工藝美學,希冀以竹編帶來生活的共感。
「我們相信靈感來自勤勞的雙手,智慧從對自然的好奇而生。」
這段話來自於以原生竹材做編織的筑子工作室,代表著品牌成立的初衷,也是筑子的創辦人之一楊筑鈞對於生活的一種體悟。楊筑鈞過去所學的是工業設計,曾擔任包袋設計師,在一次工作轉換空檔中到工藝中心開設的課程學習竹編,並師承於知名竹編藝術家邱錦緞老師,意外地開啟了他對工藝創作的熱情,本僅是開設粉絲專頁紀錄學習過程,卻導引著他朝向工藝之路,開始有異業合作、工作坊教學等機會。


對生活的誠意與理解 傳遞竹編藝術的日常
「過去我的工作是一個快速量產的產業,然而竹編工藝與我的生活經驗差太多,從一片完整的竹子劈成竹篾後再編成想要的東西,這過程讓我慢了下來。」筑鈞說道。他提及本身是個情緒很滿的人,容易同情萬物,在接觸工藝後促使他反思過去量產工作所帶來的標準化產出的流程,當身為一個創作者也是生產者時,如何回應人與環境的關係、理解需求是重要的。「過去我沒想太多,現在則是選擇對人類對環境友善的方式。」於是,筑鈞與同為設計師的先生張博智Eric在2016年共同成立了工藝與設計工作室,兩人各司其職,設計、產品規劃與經營由Eric主導,而筑鈞則專心於竹編工藝的研究跟教學。


「命運之神丟了一個機會給我,我也接受了。」他笑道。竹子作為一種生活化的材料,但在製作上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劈竹其實需要技巧與耐性,著急起來就會劈不好,剛開始時一直受傷其實蠻挫折的。」他形容面對材料有些愛恨情仇,然而曾有位老師對他提及要向竹子學習,也不禁思考究竟竹子對他而言有何意義?一如學習騎腳踏車爬上坡的心情,一旦克服自然迎刃而解。


成立7年來,他運用個人過去從事設計的經驗,以台灣在地原生竹,運用植物染方式開發出傳統竹藝與現代美學兼容並蓄的生活物件,如六角孔菊花邊隔熱墊、杯墊、淺盤、花器、果籃等。隨著品牌發展,筑鈞觀察這些生活物件當成為居家擺設時,客人不會因為損壞而重新購買,直到發現香氛是大眾生活的切入點,2019年與香氛師合作開發出小島紀行系列香氛,「這系列是蠻突破性的發現,我在劈竹時保留平的那一面,將纖維處理得很細很薄,一層一層地纏繞出抽象線條的擴香竹,像插花一樣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筑鈞說。
手工的智慧,永續的啟示
這段經營的過程中,筑鈞與先生Eric不斷地梳理與尋求突破,他認為傳統竹編從劈材、編織、上機、煮火是個人一條龍的流程,但工業設計的背景讓他對標準化流程較為在意,即便是擴香竹這樣看似隨意的線條,也需要訂出標準可接受的公差,最終才能讓手工藝綻放出美麗的姿態。
傳統工藝給人的感受不免俗的會套上職人一意,筑鈞認為不只是表現與興趣,而是在專業領域上可經歷時間的淬煉,並帶給人共感。「我在2017年參加了藝術家工作坊,這個課程也帶給我了提醒,不只是要成為專業,而是要與人互動,這樣的精神也成為我開發產品的核心。」秉持著筑子在今年於CEO1950 總裁藝文空間所舉辦的〈家的記憶〉,他從彰化老家庭院中樹影搖曳的記憶為發想,利用竹篾曲面創造層次,發展成一個個充滿流動的線條。坦承這樣探索材質、以及在傳統與當代之間的轉移上極具挑戰性,但那些困難也成為養分,一如竹子兼具的韌性與柔軟,為筑鈞突破限制並開闢了不同可能性。


「竹子這個材料帶給我的學習是一輩子的功課!」品牌的初始以追求無碳的生產過程,筑鈞認為筑子已不再僅限於竹編藝術,而是一個循環工藝品牌,在《小島紀行系列 森》香氛推出後,筑子再度與木雕工藝師合作,將動物正面的精神意象為連結,如貓熊的專情、企鵝為了覓食跳下懸崖的勇氣,透過精油不同層次的香氣注入生活能量。除此之外亦嘗試運用廢棄布料做產品開發,透過手工藝生產的方式提升價值,在當前SDGs議題備受重視的同時,筑子早已走在這條道路上。
近年來隨著女兒的誕生,筑鈞笑說一直以來他是很規律工作的人,但現在工作的時間被切割得很零碎,「我還是有努力在創作,工藝扎根於傳統之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這些作品,基本技法是我不會遺忘也不會捨棄的事情。」她與擔任設計師的先生今年一同前往日本九州參與循環經濟的課程,發現以精緻聞名的日本設計,當地依然在用「手」生產產品,自給自足外還能向首都供應,當AI的風潮席捲而來,手工藝反而是奢侈化行為。未來他希望將這股手工藝持續延伸,「我學習工藝的初心是傳承。」過去曾經嚐試與在地婦女合作,他發現在彰化老家有許多需要工作的人,希冀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與對工藝的理念傳遞下去。


這次與1010 apothecary合作的商品也將帶來《小島紀行系列》手工竹編擴香精油組與竹編果籃。竹編花瓣果籃為2019年作品,他將日本人稱四海波籃,以壓一挑一十字編織的技法製作籃體,並以花瓣的造型來作結尾塑形,不僅實用也可成為空間裝飾。《小島紀行系列》則涵蓋「森」、「花」與「家」三種香氣,「森」是木質調香氣,從森林原野的生命力為出發,將空氣、土壤、樹木交織而成的氣味構成氣味地圖,玫瑰草和岩蘭草迷人的泥土味加上綠薄荷清涼香甜的氣味,像是在悶熱天氣突然降下的涼爽甘霖,滋補疲憊的心。「花」則是勾勒田野間充滿陽光與花香的風景,運用了迷迭香、甜橙、薰衣草、洋甘菊等香草調,身心隨之放鬆。「家」延續了筑鈞對老家的記憶,將榕樹與老屋的木頭香所帶來的包容與溫暖作為靈感,尤加利、迷迭香的草本味加上木質及果香味交織的苦橙葉與充滿東方風情的廣藿香,像大地母親般安撫,提供內在力量,撫平了生活中的皺摺,補足元氣。
文字:廖淑鳳
圖片提供:筑子
圖片編輯:Eva Juan